南师研究生在第四...
-
12月22日
16:00
【学术预告】“科学探险”-- 微观世界的秘密和宇宙起源
行健楼435
-
12月11日
10:30
【学术预告】CMS实验上五维量能器的机遇与挑战
行健楼437
-
12月3日
15:00
-
12月5日
8:00
-
11月26日
14:00-17:00
【学术预告】纳米孔系列讲座
化行楼226
-
数科院召开“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数学课程改革”研讨会
12月4日,“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数学课程改革”研讨会在数科院召开,数科院党委书记赵静亚,教师教育学院顾继玲教授,数学教育研究室宁连华教授、喻平教授以及数科院和教师教育学院的部分研究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会议期间内蒙古师范大学代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鲍建生教授应邀做了专题报告。代钦教授以“神坛上的达·芬奇——达·芬奇数学手稿的教育价值”为题带领与会者走进达芬奇的世界,通过介绍达芬奇的手稿、笔记和藏书以及他在...
-
【学术报道】江苏省新型动力电池重点实验室能源电化学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0年12月5日,由江苏省新型动力电池重点实验室、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和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主办的“能源电化学研讨会”在南京圆满落幕。11位杰青优青、化科院相关专业的老师和200余名研究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张强教授(清华大学)、郭少军教授(北京大学)、江海龙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程方益教授(南开大学)、吴宇恩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铁锐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郑耿峰教授(复...
-
生科院张石柱、陆玲教授课题组在烟曲霉生物被膜调控机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生物被膜是由微生物菌群及其分泌的胞外基质聚集于生物或非生物表面而形成的复杂有机体。人类病原菌(细菌和真菌)能够在人体组织或者内置医疗器械的表面形成生物被膜。研究表明病原菌形成生物被膜后能够极大程度上增强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1000倍以上),同时生物被膜还有助于病原菌逃避宿主免疫细胞的识别和杀伤。生物被膜被认为是导致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及慢性感染性疾病难以治愈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目前对病原菌特别是...
-
【学术报道】Robust strain gradient elements and beyond
1bet娱乐体育11月13日上午,应我校数科院王雨顺教授邀请,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明平兵研究员作了题为“Robust strain gradient elements and beyond”的线上报告(腾讯会议)。报告由王雨顺教授主持。实验室成员陈金如教授、王锋副教授、蔡文君副教授以及计算数学专业和应用数学专业的部分学生参加了本次报告。明平兵,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2000年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获得理学博士学位,留院工作...
-
生科院张石柱、陆玲教授课题组在烟曲霉生物被膜调控机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12月08日
生物被膜是由微生物菌群及其分泌的胞外基质聚集于生物或非生物表面而形成的复杂有机体。人类病原菌(细菌和真菌)能够在人体组织或者内置医疗器械的表面形成生物被膜。研究表明病原菌形成生物被膜后能够极大程度上增强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1000倍以上),同时生物被膜还有助于病原菌逃避宿主免疫细胞的识别和杀伤。生物被膜被认为是导致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及慢性感染性疾病难以治愈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目前对病原菌特别是...
-
我校化科院沈健教授团队成果喜获2020英国国际创新发明技术博览会金奖
12月03日
我校生物医药功能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沈健教授团队的“材料生物相容关键技术及应用”发明项目,经中国发明协会推荐,国际同行专家组成的IBIX评审团在线评审遴选,荣获2020英国国际创新发明技术博览会(IBIX 2020)金奖。这是我校首次获得该奖。沈健教授团队获奖项目是将两性离子结构分别构建到医用金属、非金属无机或有机高分子材料表面,并有效调控材料表面形貌和接枝密度,制得生物相容性十分优异、可分别抗...
-
我校刘红科教授与南京大学赵劲及郭子建团队在抗癌药物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提出的新策略成功实现了肿瘤内制造靶向抗癌药物
12月01日
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抗癌药物的研发直接关乎人的生命健康。目前临床使用的抗肿瘤药物具有效率低、选择性差、毒副作用大及耐药性等缺点。选择性杀死癌细胞但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正常细胞的副作用一直是药物研究的重大挑战。近日,南京师范大学刘红科教授和南京大学赵劲教授、郭子建院士受到合成致死原理[Science1997, 2013, 2017;Nature2005]的启发,提出了“生物正交催化致死”策略(图1),它通过模拟合...